首頁 開班訊息 班主任的話 環境設備 師資介紹 榜單 行事曆與課表
 109年重考錄取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不要再多花時間為過去做出的任何決定後悔」,相信走過的路都是現今的養分,不會白白浪費。
陳穎老師在講解每題前給予的時間,也是要大家多多訓練看到題目後腦中浮現了哪些想法和工具。原則上,只要把每個觀念弄到滾瓜爛熟可以向他人講解的程度,再加上會分析題幹,遇上多觀念題也漸漸會迎刃而解。

各位學弟妹們好,我是六樓的歐玟欐,畢業於師大附中以及交大外文系,工作一陣子後決定重考,我的資歷和一般重考生比較不一樣,希望這份心得單還是有給各位些許幫助。首先,如果學弟妹是應屆就來重考,我很佩服你們在這個年紀就有如此的勇氣和決心,恭喜各位省下了不少時間直接踏上追求理想的路途;如果和我一樣,是經歷過大學、工作的同學,更佩服各位做出了重考的決定,因為我們相對於應屆考生更有不能失敗的壓力,同時也鼓勵各位「不要再多花時間為過去做出的任何決定後悔」,相信走過的路都是現今的養分,不會白白浪費。
無論你是哪一種重考生,我認為現下最重要的就是拋下同儕的眼光和斷絕一切外界誘惑,全心投入重考。舉我的例子來說,因為我相對在意他人對我的看法,也比較容易受到外物影響而分心,因此,我在重考的這段期間幾乎沒和多少人來往,只有五到十個朋友知道我的目標,對於他人的詢問我也只是大概以「在準備考試,不方便外出」為由大略推辭;此外,我也直接關閉社群帳號,避免接收其他人的開心玩樂、心情分享的貼文而影響自己的念書心情。我並沒有完全關閉網路,反而是藉此了解日常社會發生了哪些事、稍作思考,也算是寫作文時的靈感來源。還好放榜後一切苦盡甘來,久未聯絡的朋友大多都可以理解為何這段時間宛如人間蒸發,也都溫暖的一一祝福我。因此,我也更加肯定當初選擇閉關重考是對的。(當然每個人狀況不同,自制力很強的人或許可以不必做到這麼絕。)
以下大概分成讀書經驗和各科準備心得兩個部分,我的物理和數學真的沒有很好,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更多高手的數學物理心得(我的加減看就好,也可以直接忽略)。

1.先求有,再求好:這句話主要是送給傻傻努力得不到回報的學弟妹。考試不是全看你實力多好,有一部分是看你會不會拿分,所以要有策略的念書考試是很重要的。但要切記:這句話不是要大家只想用耍小聰明的方式讀書,也不能讓它成為了阻止自己進步的藉口。
2.熟悉到變成反應:我發現很多厲害的人準備到後來,考試幾乎都是立即反應解題作答,因為已經對課程內容(not題目)滾瓜爛熟了。選好一套完整的書籍(建議就是儒林平時上課筆記)細讀精讀,生物和化學可以用題目刷速度和熟悉度;數學和物理則不建議這麼做,反覆練習老師上課的例題,遮起來重新思考、重算一遍。
3.自己的讀書方法:如果學弟妹已經找出適合自己的步調,只要繼續保持即可;如果還在摸索,可以利用儒林每週學長姐的心得單,參考別人的經驗並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方式。舉例來說,很多同學都會使用學長姐建議的R1、R2複習法,我個人除了採用更進一步改良,分成OK/沒問題、有點卡/不熟、不會/想法錯誤⋯⋯幾類的符號,也會在一旁加上日期以便下次回頭複習時知道要從哪些部分下手。此外,實力差的科目我會在課前先做複習,上課時的吸收程度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4.註解提醒:學習常常會遇上不同問題,例如:上課的當下都聽得懂,過一陣子回來複習就有某些環節遺漏了;上次粗心的部分,下一次又犯了同樣的錯誤。考生沒有多餘的時間在一樣的地方出錯,因此我會在講義上做不同註解,寫下「粗心」「比較」「錯誤」「卡住」等字眼,再用簡短的文字敘述,方便日後回頭複習,也可以警惕自己。
5.生理時鐘:開學到12月期間,主要是讓自己上課、自習可以集中精神、高效率運用時間。而習慣養成要至少21天,所以考前一個月一定要調整到最習慣的狀態,這部分涵蓋很多,除了學長姐無數次提醒要早睡早起、早餐中餐時間,甚至是便便最好也盡量控制在差不多的時段。女生盡量注意生理期時間,如果會經痛、對體能或精神影響較大者,可以視情況延經或是催經(記得要跟婦產科醫生討論喔喔喔)。
6.不要忽略2B範圍:很多人(包括重考第一年的我)都會認為考學測不需要太多太深的自然組程度能力,但其實這真的不是很好的學習態度。還是一步一腳印把老師教的範圍好好掌握,不只在考試中可能派上用場,如果到時候要準備指考,也才不至於太崩潰。

國文:
近年來的國文趨勢和我應屆時很不一樣,現在很注重閱讀理解,這樣的好處是不需要再花時間和記憶力背誦;另一方面來說,素養累積變得非常重要,而大家也知道這不是短期內就能達成的目標,所幸儒林的上課內容給了很多幫助,亭誼老師每次上課的鼓勵也給了我很多力量。
如果學弟妹在閱讀理解方面相對較弱,個人建議在剛開學課業壓力相對還沒有那麼重的幾個月,就可以先用陳湘老師出的《國文大神通》模擬試題中的長文章閱讀題訓練(類似的參考書也可以),當然也可以留完整的幾回在最後幾週練習(陳湘老師給的建議是大約12月、1月的時候再每週練習幾回,但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到了最後一兩個月時間會變得很緊縮,我只好犧牲實力相對較好的文科時間所以都沒練習到⋯⋯)。如果是基礎能力,例如修辭、字詞填空、語句排序等等的特定單元能力不強,可以好好利用大神通。
國文實力較好的學弟妹,只要認真上課並把老師們講課的內容弄懂弄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到了最後一個月的自習時間就照著陳湘老師說的,沒有再花時間細讀古文三十篇了。然而,學測國文第一大題還是常常出現國常或是文常的題目,我個人在最後一個月是讀去年慕因整理的文常/國常重點;平時也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寫下常錯的字音字形、成語等等,最後一個月再利用零碎時間稍做複習(實力較弱者不建議這樣做,會花太多時間)。

作文:
建議學弟妹要先了解自己作文的弱處是什麼再針對該點練習,而非傻傻的用篇數刷實力,個人認為作文要做到:字數限制=內容切題>語句通順=段落架構=簡易修辭>用字遣詞=內容獨特性=困難修辭,先掌握基本實力再一一提升。考試沒有足夠的時間細細思考,必須用極快的速度構思架構和內容後馬上下筆,因此平常就可以多多觀察與思考,才不會遇上想不到要寫什麼的狀況。如果是像我一樣,在字詞運用上傷腦筋而花費太多時間者,也可以拿小本子記下日常所見文章、範文上的字詞、語句,稍做主題分類,例如:惦量/斟酌/衡量/權衡⋯⋯就會擺在同一類;或是夜晚相關用詞:冷冷清清、夜幕籠罩、孤燈寂寂⋯⋯,常看常替換,自然而然就記得了。前期可以花多一點時間練習,後期只需維持手感即可,如果是六樓的學弟妹更不用擔心,薛導很用心,除了儒林的週考之外還給我們另外的作文練習。英文:
選擇題相對於手寫題較好拿分,佔比也較重,很多人覺得手寫比較難、要花比較多時間,所以會大量壓縮寫選擇的時間,個人認為這個做法會有選擇題錯太多的風險,還是先確定自己的實力再做適合自己的時間調配才是上上策(建議選擇題寫完+思考、檢查不確定的答案,不要超過一小時)。學弟妹可以先從閱測全對為基本目標,再漸漸往扣五分內努力,考前實力最好能控制在扣三分內,才可以避免手寫失常或運氣差而沒有滿級的意外。
該背的單字、片語就乖乖地背吧,尤其是動詞和片語用法、介系詞應用,在手寫題也是會用上的工具,因此我個人不太推薦像百日維新那樣只背中文和英文的方式,背的當下或許很快卻不知道要怎麼運用,到頭來還是得學習用法,豈不是花更多時間?不如最初就以有例句、用法的書開始下手,例如:趙捷老師的作文、筆記(有些人推薦背下整篇範文,但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個方式,大家可以都試試看),或是楊裕中老師的課本(楊裕中老師課本中的有些單字比較適合程度較好的同學,行有餘力再花時間)。個人認為英文最好的「背法」其實是熟悉與運用,最後也就無形之中記在腦中了,因此我也有準備英文科的小本字,做法和國文作文有點像,把自己習慣運用、想學會的動詞或片語,稍微分門別類寫下來,但是這麼做的前提是:已經把筆記中的用法和例句讀懂讀熟了,記在小本子只是方便翻閱、熟悉用法而已。

生物:
個人比較習慣許仁老師的上課方式,可以用最快的方式掌握該單元的重點。建議學弟妹上課就好好跟著老師的進度抄寫(但也別忘了聽課喔,我知道對某些很講究筆記精美度的人來說要一心多用有點難度,盡量加快速度後來就會慢慢習慣了),建議直接拿筆記本/活頁紙,不要抄在課本上,一方面省去找內容、空間的時間,一方面也是方便課後複習,我個人會在課後複習時拿出計算紙再把該單元的重點重新架構一次,乾淨有條理的筆記格式配置也會在記憶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地科:
我學習地科的方式跟生物大致相同,也是上課專心聽、抄筆記,課後複習拿出計算紙重新架構內容。此外,我也是照著龍飛天老師的建議,沒有去做其他品質參差不齊的地科題,反而是專注在講義單元後面的大考題。

化學:
邱博之老師和楊慕文老師教的真的很好,有些人可能覺得兩位老師的課很催眠,但我每個星期都很期待上兩位老師的課。博之老師在上課中會常常提到大部分學生較常犯的錯誤,可以藉此審視自己是否也有一樣的問題並且釐清癥結所在;慕文老師的課,最一開始對化學不好又久沒接觸的我來說有點吃力,除了上課跟緊老師的步調,有時候我會在課堂前先稍做預習,至少先了解當天會大致提到什麼,老師上課講解的很清楚、講義編排也是重點簡單明瞭,化學實力很快就得以提升。原則上,我都只有練習兩位老師講義單元後的題目,和地科一樣,頂多只會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頭寫一次不熟的題目。

物理:
物理跟數學念法比較類似,都是非常重視觀念熟悉度。聽過老師上課後,只要專心吸收啟原老師和宏泰老師的例題,再搭配一些題目做訓練就足夠了。我個人有把宏泰老師的練習題寫完;啟原老師的題目偏多、例題也比較難,所以後面的習題我只有斟酌偶爾寫。其他讀法原則上都和數學蠻類似的。

數學:
數學常常是許多人的罩門,題數少、扣分重,學測數學對粗心幾乎是零容忍,然而考試一緊張就容易粗心、想不到解法⋯⋯無限迴圈,宛如不會結束的惡夢。我建議學弟妹,一樣先認清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畢竟光是「不會解」、「算不出來」、「拿不到分數」就各自有很多種不同的因素。
不會解的原因可能有基本定義不熟、沒有判斷出題目給的線索、該題同時用了多種觀念,此時要做的不是藉由寫新的題目來練習基本觀念,而是要回歸上課例題多加練習;練習例題時也不能只放注意力在解法,觀察題目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哲老師就曾說過:複習例題的時候大家往往忽略了看題目,常常直接憑已有的印象直接下筆、陳穎老師在講解每題前給予的時間,也是要大家多多訓練看到題目後腦中浮現了哪些想法和工具。原則上,只要把每個觀念弄到滾瓜爛熟可以向他人講解的程度,再加上會分析題幹,遇上多觀念題也漸漸會迎刃而解。
算不出來的問題,可以先回歸「不會解」的狀況審視自己,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是:有更聰明的方法卻沒有拿出來用,舉例來說,有些題目使用B、C等其他觀念可能是對的,但是高中並沒有足夠的工具或能力可以解,因此題目設計給高中生就是要運用A法。拿不到分數的問題,則要看看是因為粗心還是念書方法錯誤,後者回歸不會解的步驟,前者則可以在例題相關的概念上做註解,或是騰到一本提醒自己的粗心本上(不需剪題目,單純提醒粗心的點)。

最後預祝大家都可以考上理想科系。

 


  國文 英文 數學 自然 社會 總級分
108學測 14 15 14 14 x 57
109學測 15 15 15 14 x 59

註:學長性向分析為 外向>內向  具體>想像  感性>理性  計劃>彈性

想了解自己性向分析的類型及針對學習方法改善調整可至一樓大廳找吳老師
上一頁
 
儒林專業升大學文教群(台北儒林、同心、儒苑)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60號 電話:(02)23719560‧(02)23613266
本站所有內容皆為儒林專業升大學文教群所有,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複製或轉載 . all rights reserved